标准支撑既种又养 绿色农业效益倍增

日期:2023-04-18 来源:第二批国家农业农村标准化 试点示范典型案例

          国家种养结合生态标准化示范区是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第十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推动上海绿色猪肉供给实现“零”的突破,展现出特大型城市生态养猪的新思路,为上海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主要做法:

       建立生猪和稻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涵盖《种猪产房及配怀标准》《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质量控制规范》《安全、卫生、优质产品标准》《有机生产质量管理》等核心特色企业标准在内的种养结合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依托,实现生猪和稻米的标准化生产管理,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无抗生素养殖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

      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探索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在开展粮食种植的基础上,与示范区签订肉猪代养协议,由示范区向农场主提供体重每头30公斤以上健康苗猪,以及肉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饲料。肉猪饲养到体重105110公斤时,由示范区统一回收并进行加工销售,农户根据考核饲养水平获得相应收入和奖励,奖励标准也随着绿色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提高而调整。同时,通过在猪场周边配套粮田播种水稻,养猪产生的粪便和尿液经集中收储发酵后就地作为有机肥施用,使得原来难以处理的养猪所产生的粪尿由污染源转变成了农田有机肥源。受惠于猪粪尿还田的农场,土壤肥力表现越来越好,与示范区签约种植生产的稻谷由示范区以高于国家指导价的价格进行收购,进而带动农民增收。

       实现品牌化生产经营。示范区建立统一的加工销售和冷链储运体系,打造松林牌松江大米和田园猪肉系列产品,并开设150多家产品直营店、商超店,同步运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进行品牌化销售服务。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以及企业的品牌化成长,推动示范区种养结合发展整体持续向好。

    取得的成效:

       示范区创建以来,围绕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主线,满足了城市绿色农产品供给,促进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22年底,示范区产能已相当可观,不仅所属5个大型种猪场生产母猪圈存1.2万头,年可上市商品猪28万头,还种植1.2万亩松林牌松江大米,广泛带动家庭农场参与种植养殖。2022年,种养结合全产业链各生产经营单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736人,全年员工工资性收入6422万元,带动农民增收7776万元。

Copyright © 202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电话:010-65009141 转(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