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于2018年获批建设第三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武义县后陈村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发源地,打造了以村务监督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又被称为“后陈经验”。试点以来,武义县积极探索以标准化赋能乡村治理,将标准化全面融入乡村治理各领域、各环节,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引领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共同富裕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层治理软环境。
主要做法:
构建标准体系。围绕“后陈经验”,武义县构建了涵盖村务监督全流程、各领域的村务监督标准体系,为村干部系统化、精准化、流程化开展村务监督工作提供了一本可操作、看得懂的“工具书”。7个政府部门、11个乡镇全程参与标准体系构建,共制定《村务监督工作规范》省级地方标准1项以及村务监督相关工作规范32项。
彰显治理效能。一是推动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更加透明。发布实施《村务监督工作规范》《村务决策工作规范》等标准,实现了村级事务操作标准化、村级权力监督可视化。二是推动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发布实施《村集体财产物资管理规范》《村级财务票据管理规范》等标准,解决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村级工程招投标不透明等突出问题。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更加高效。发布实施《村级事务数字化平台建设规范》,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重塑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创新村务公开方式、全流程监控预警,让“监督看得见、权力管得住”。四是推动清廉村居建设更加有力。发布实施《清廉村居建设与评价规范》,对标评价,以评促建,进一步筑牢农村基层战斗堡垒。
取得的成效:
试点以来,武义县村务监督效能明显提升,基层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目前,已有5万余项村级事务在数字化系统中运行,公开率100%;已审核村集体资金11亿余元,资金规范率为99.6%,群众满意率98%。全县共认定“清廉村居”111个,197个村实现“零违纪”。武义县获评“省级平安县”,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