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标准化 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日期:2023-04-18 来源:第二批国家农业农村标准化 试点示范典型案例

      国家巫山脆李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是由重庆市巫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巫山县脆李协会承担建设的第十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巫山脆李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李优良品种,当地种植脆李已有上千年历史。示范区“高产优质、绿色环保、产业链完备”为目标,推进巫山脆李标准体系建设,面向种植基地和农户开展标准化服务,推动巫山脆李成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主要做法:

       健全巫山脆李标准体系按照“种植有规范、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的要求,将种植技术、管理经验转化为标准,构建了涵盖种植环境、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投入品管理等多方面的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巫山脆李》地方标准和《巫山脆李产地环境条件》《巫山脆李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巫山脆李农药安全使用规范》等团体标准,制定企业标准14项,引用国家标准2项。

      以信息化助力标准化建设搭建集项目管理、种植主体备案、生产溯源和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巫山数字果园App,果农可登录App按要求输入农业日历打药、疏果等作业信息,便于统一实施脆李产业精细化管护,培育发展了一大批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巫山脆李种植从小散型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推广社会化标准化服务在巫山脆李产业发展的主要镇、村开设社会化标准化服务超市,按生产技术标准为其提供技术和物资配套,指导生产基地和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此举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保证药肥双减举措落实到田间地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先后有15家脆李果园通过绿色认证,打造了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

    取得的成效:

       示范区建设以来,巫山脆李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水果”发展成为年产值17亿元的农业支柱产业。示范区带动全县23个乡镇222个自然村种植脆李,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近17亿元,惠及全县6万余户15万余人,带动贫困户10130户,帮助3.43万人脱贫致富。目前,巫山脆李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达22.56亿元,获评国家区域优势公用品牌,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国气候好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Copyright © 202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电话:010-65009141 转(121)